大家好,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我对“官渡之战郝昭阵容搭配”的一些看法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,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,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。
三国志战略版S11官渡之战全战车强度分析。在官渡之战剧本中官方加入了全新的战械系统,下面带来全部势力的战械强度分析以及改装攻略,供各位玩家们参考。
全战车强度分析
一、前言
在官渡之战中,6大势力分别对应了6大战械:张鲁——辎车,韩遂——轻车,袁绍——弩车,刘备——木兽,孙策——冲车,曹操——霹雳车。这6种战械,应该如何玩呢?下面来一波解说。
二、战械简介
咱们的小战车,在8本的时候,通过建造1个工械所来开启,需要花费一些资源来建造1个戎车,也就是小战车的基本形态,并且一次打造,终身享用,不会随战斗失败而消失,无需重造。
对于小战车,咱们有2种手段去干预:改装、强化。
改装:类似于兵书的感觉,一共有初级、中级、高级3项,初级在建造戎车之后就有啦,而中级、高级随着霸业进度开启。
中级战械,跟兵书、军屯、书肆,同步开启,属于开荒末期阶段,大约大家开7、8级地的时候。
高级战械,在一个承上启下的时间,这时候开荒已经告一段落了,大约人手2-3队主力,同盟进入快速扩张阶段,正面战场应该也已经开始交锋了。
强化则类似于一个加点系统,点数就叫机工值,上限40点,通过城建“工械所”来提高。
下面介绍一下改装、强化,给大家一些建议。
三、改装
初中高级技术,分别需要800/1200/1600的战法点来选择技术,每项只可以选1个,并且战械在城内时可以随时花费战法点更改。
1.初级技术:
5选1,个人觉得轴轮不值得选,其次就是兵种克制与是否战械的抉择。
兵种克制分析:威压想要上去打克制,会比较考验操作;无前则比较安逸,同时也是这里唯一一个受伤减免的效果。
战械情况分析:前期作战,估计战械部队是远超非战械的;大家有2-3队主力时,战械部队跟非战械可能是数量相当;在中期,大家有5队之后,非战械队伍才会达到战械队伍的5倍以上。因此撞角在大前期几乎是稳定4%的伤害加成,而中后期则是横行的2%更优秀。
综合起来,建议大前期选择撞角!中期威压、无前、横行随意!大后期横行!
2.中高级技术:
中级、高级技术,选项虽然多,但是会跟势力专属战械冲突(但因为随时可以改,所以影响也不是很大,就是比较费战法点)。
这些技术中,可以分为2类:战斗类、行军类。
a.行军类:针对投石、喷火、弩车射击、火焰灼烧、暗桩伤害的“坚甲、盾壁”。这两个技术建议要么一起点,要么就都别点,点出来之后,在阵地战的时候会比较有用。
b.战斗类-中级:不同的技术比较细致,挑几个比较好用的讲讲。
追袭:就非常适合吕布、带嘲讽的主将。
设伏:直接对dot类伤害有1个8%的增幅,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无当飞军、于吉、朱_、程昱、陆逊。其中无当飞军、于吉、朱_,作为稳定输出代表,8%的提升是可观的。
机关:适合纯谋士队伍,最好还是携带士别三日的那种。每回合一个额外伤害,稳定、高效,个人认为除非设伏的队伍全队50%以上输出靠dot,否则机关在伤害上是远超设伏的。
c.战斗类-高级:
统军:一个靠统御值(不是统率)增伤的技术,建议776的20御组合,或者张鲁的777组合来玩这个,毕竟绝大多数武将,还是在7御之下的(战场上见得到的7御,更少)。
战刃:这就是很直接的一个增伤,然后伤兵变少。比较适合吴骑这样的爆发队伍,因为爆发更高,滚雪球越快,死得兵更少,也无所谓伤兵变不变少了。
垒虚:比较适合关妹、威谋魏延的蜀枪阵容,或者桃园,很容易叠起来多重控制。
3.势力专属战械
这个势力专属就见仁见智啦,并且朋友们通常是跟同盟一起行动的,不一定会玩到自己想玩的势力。但每个势力战械都非常强大,特点鲜明,因此也是比较难以抉择的。
曹操、袁绍、刘备,这妥妥的就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。孙策是传统玩法的进阶,可以无脑莽。韩遂、张鲁,则是机动性特别强(当然了,他们离官渡也是明显最远的)。
其中曹操、张鲁、韩遂是最特别的,曹操可以远程投石,还可以玩器械适性,这在三战历史上是首次出现。韩遂可以随地征兵,无异于一个移动营帐,走到哪儿赖在哪儿。张鲁则是不限制兵种,并且可以带2个同兵种队伍上车。
四、强化
通过升级工械所,我们可以最多获得40点机工值,机工值可以用来强化战械。
强化分为左边5种功能+右边4种属性,共9种。每种最高10级,每级消耗1点机工值。
下图为每种强化加1级的增幅
个人认为,一般情况下,右边的属性实在是有点儿鸡肋,不想动脑的话,建议40点全点左边。如果讲究一点,可以轮毂、车辕+2个属性点满。以及,混点其实没有必要,因为每点加成幅度不是很大,所以建议放弃比较次要的选项,只选择4个最需要的效果点满。
当然啦,事无绝对,像张鲁势力的辎车,因为可以带2个同兵种队伍,所以全点右边的属性40点,收益会比较高。同样地,刘备的木兽,因为可以喷火,所以车轴的机巧值上限又很重要。所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,结合队伍特点来选择也是不错的。
五、战械建议
1.战械与阵容:
只有曹操的霹雳车,是对阵容有影响的,不仅让器械无视兵种克制,同时还+1适性。它可以使曹操组建3S器械阵容,就比如司马懿、贾诩、郝昭,就能组成一个3S器械阵容。
2.战械与战场:
一般来说,我们作战,战场是会按同盟划分区域的,这里就需要用到势力间的相克关系。
袁绍、曹操:这俩相生相克,几乎必然是要打到一起的,因为袁绍弩车只需要往那儿堆起来一摆,就可以抵千军万马,轻松驻守关键地形。而只有曹操的霹雳车,才能远程打到弩车,产生有效克制。曹操自然追着袁绍打,便宜不吃白不吃嘛。
韩遂、张鲁:则是比较适合支援的势力。一方面他们离官渡远,想要直接对官渡产生威胁会更难,但因为机动性非常强,可以快速抵达需要支援的各个战场。
孙策:因为冲车的4分钟攻城特性,在打城的时候会比较快速、容错性高。同时冲98会更有优势,适合攻坚,适合主力盟选择。
刘备:经典的放火玩法,更多精彩还需主公们前来解锁~
三国时期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战,众寡悬殊可排第二,战败者是诸葛亮
兵法有云:「 ”用兵之法,十则围之,五则攻之,倍则战之,敌则能战之,少则能逃之,不若则能避之。故小敌之坚,大敌之擒也。” 但是三国正史中这一战,却违背了兵法常规,证明数十倍于敌,围攻也未必能取胜,弱小的军队顽固硬拼,也未必就会变成强大敌军的俘虏。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这一战的大输家居然是大家心目中算无遗策、战无不胜的诸葛亮。 一部《三国演义》,把诸葛亮写成了智慧的化身,他授予的锦囊妙计,成了蜀汉诸将克敌制胜的法宝——战场形势瞬息万变,把前线主将变成提线木偶有凯申指挥前沿机枪手之嫌。诸葛亮本人「 ”一生唯谨慎”,从来不肯轻易犯险。所以他宁肯稳扎稳打出祁山去撞曹魏早有准备的铁壁铜墙,也不肯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突袭长安。 ?诸葛亮是一位武器专家,他改良了战国时期就存在的连弩,又在军中推广了绊马钉,让曹魏虎豹骑叫苦不迭,还有木牛流马,虽然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已经用文字讲明白了基本构造和零件尺寸,但是至今也没有人能仿造出来。但是在三国正史中,诸葛亮并不是无敌的,他这位武器专家遇到另一位武器发明家,就像公输班遇到墨子,数万大军也没有打过人家一千,输得比失街亭还丢脸。 这一战堪称三国时期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战,因为这是史料记载的火箭第一次应用于实战;这一战众寡悬殊程度也可排在三国战役的第二位,因为战败者是诸葛亮,所以演义小说就把故事反转了——写成了诸葛亮最终获胜,获胜者被诸葛亮吓死了。 一说被诸葛亮吓死,读者诸君可能一下子就猜到了:你说的是陈仓守将郝昭! 没错,这位在正史中击败诸葛亮,在小说中被诸葛亮吓死的曹魏名将,姓郝名昭字伯道,是山西太原人,跟山西运城人关羽算半个老乡。 ?这位郝昭是史料记载的应用火箭作战的第一人,所以如果按照谁最先使用谁有专利权的原则,郝昭可以算是火箭发明人——诸葛亮不是连弩发明人,他是武器改良专家:「 ”损益连弩”说的是他在千人基础上进行了改造,似乎可以享有外观设计专利。 诸葛亮遇到郝昭,就像公输班遇到墨子,这话也不是笔者发明的,而是评点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的毛宗岗说的:「 ”孔明不减公输,郝昭不减墨翟。” 都说《三国演义》三分虚七分实,跟《三国志》《魏略》等正史比较,郝昭以不足一千守军硬抗诸葛亮数万大军这段记载,居然惊人地相似,只有一个地方稍有出入,那就是演义中说郝昭有三千守军,实际上郝昭只有一千来人,硬是顶住诸葛亮二十多天的强攻,坚持到援军到来。 因为演义和正史即在基本一致,所以我们还原陈仓之战就不会那么枯燥了,而且墨子守城战胜公输班的故事,咱们在中学都学过,就不用多说了:「 ”公输盘(也作班、般)九设攻城之机变,子墨子九距之。公输盘之攻械尽,子墨子之守圉有余”。 ?墨子与公输班的较量,类似兵棋推演,而郝昭与诸葛亮的较量,则是真刀真枪地实战,诸葛亮那一仗输得比失街亭还惨——第一次伐魏失败,诸葛亮可以把责任推给马谡张休李盛(张李二人被杀,马谡瘐死或被杀)赵云(被降职),但是陈仓之战却是诸葛亮亲自指挥的,这个失败责任,必须由他自己来负,所以这次失利,并没有人受罚。 陈仓之战发生于公元229年,也就是魏明帝曹叡太和二年(过去以十月为年终,所以公元229年跨越太和二三年)。诸葛亮第二次出祁山伐魏,曹魏大将军曹真(不是司马懿)预判到诸葛亮必然要拿下陈仓以确保两道畅通,就事先派遣守城专家郝昭带着一千人去加固城池,等待诸葛亮来撞南墙:「 ”真以诸葛亮惩于祁山,后必出从陈仓,乃使将军郝昭等守陈仓,治其城。(《资治通鉴·魏纪三·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》,本文史料多来自本章与《魏略》)” 这样看来曹真曹子丹绝非演义小说中所写的那样是个庸才泛泛之辈,半生戎马,练就了他敏锐的军事嗅觉,连诸葛亮的行军路线,都在他的预判之中。于是三国正史中科技含量最高(超过曹操袁绍官渡之战)、众寡第二悬殊(仅次于张辽八百破孙权十万)的一场战斗就此拉开序幕。 ?风尘仆仆的诸葛亮来到陈仓城下,以他武器专家的专业眼光来看,这个郝昭已经把陈仓城打造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。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,很少打硬碰硬的攻坚战——蜀汉实力远不如曹魏,没本钱打消耗战,如果曹魏用五个人换蜀汉一个人,也能把诸葛亮家底拼光。 虽然诸葛亮兵力数十倍于郝昭,但是郝昭占据地利,死打硬拼拿人头堆,这种事情诸葛亮不干:「 ”亮本闻陈仓城恶。及至,怪其整顿。闻知昭在其中,大惊愕。孔明素闻昭在西有威名,念攻之不易。”。 于是诸葛亮派出了劝降使者、山西太原人靳详,希望郝昭看在同乡份上,献出陈仓城。但是郝昭的态度很坚决:想让我投降,魏国法律不允许(可能老婆孩子在后方当人质呢),我的良心不允许,你告诉诸葛亮,放马过来吧! 当然,正史中郝昭这段话更义正辞严:「 ”魏家科法,卿所练也;我之为人,卿所知也。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,卿无可言者,但有必死耳。卿还谢诸葛,便可攻也。” ?第一次劝降碰了钉子,诸葛亮还想再做一次努力(又使详重说昭),这次就是武力威胁了:「 ”众寡悬殊,你的抵抗毫无意义!”郝昭这次连情面也不讲了:「 ”少废话,我认识你是我老乡,我的弓箭可不长眼睛(我识卿耳,箭不识也)!” 既然郝昭吃秤砣铁了心,诸葛亮也没办法了:说话你不听,那就开打吧! 这一打才知道,郝昭不但吃了秤砣,连城墙都「 ”包了铁皮”。「 ”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,子墨子九距之”很简略,但是《资治通鉴》和《魏略》记载诸葛亮和郝昭之间的攻守战,却很详细。 诸葛亮第一次攻城,采用的是常规战法,云梯爬墙、冲车撞门。诸葛亮老战法遇到了新科技:「 ”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梯,梯然(燃),梯上人皆烧死。” 这是正史记载的火箭第一次应用于实战——火烧藤甲兵、火烧上方谷是演义。 ?未知的总是可怕的,蜀汉攻城大军被烧得焦头烂额(三国多皮甲,能减轻弓箭伤害,却架不住火烧),于是大家另找突破口:「 ”城门城墙可以撞开,大家推着冲车同去,同去!” 对攻城的冲车,郝昭也有好招儿:「 ”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,冲车折。” 冲车云梯都不好使,诸葛亮还有后招,他又推出了另一种进攻型武器「 ”百尺井阑”。百尺为十丈,井阑就是箭楼,由墨子发明,官渡之战时袁绍好像也用过(一说袁绍是屯土为山),射得曹操营中将士只能头顶盾牌爬着走。曹操的办法是用抛石机打碎袁绍的土木箭楼,而郝昭则是城中建城,让诸葛亮当个的乱箭找不到目标。 「 ”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,以土丸填堑,欲直攀城,昭又于内筑重墙。”墙中有墙,郝昭一招儿破了诸葛亮两招儿,第二次强攻未果,诸葛亮还是只能望城兴叹。 ?连续两次攻城失利,诸葛亮祭出了杀手锏——土工作业。就像后来李云龙绞杀山崎大队一样,诸葛亮想挖一条地道来个墙里开花。但是诸葛亮会土工作业,郝昭也会:「 ”亮又为地突,欲踊出于城里,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。” 相持不下二十多天,诸葛亮技穷,郝昭也不轻松,毕竟一千对数万,累也能把人累死。于是曹真派费耀、曹叡派张郃,两路大军星夜驰援陈仓。 曹真费耀很着急,魏明帝曹叡也很着急,只有张郃不着急,他有过击败诸葛亮的战功,所以好像并不怵诸葛亮。在曹叡举行的送行酒宴上,张郃喝起来没完,曹叡急了:「 ”像张将军这样不紧不慢,等你到了,郝昭的骨头都被诸葛亮拿去敲鼓了吧(迟将军到,亮得无已得陈仓乎)?” 张郃端着酒杯笑了:「 ”等我到了,诸葛亮早就跑了(比臣到,亮已走矣)!” ?那一战,很明显是郝昭赢了,而且肯定收获的人头够多,所以他才一战封侯——曹魏沿袭汉朝军功制度,在胜利情况下斩大将或斩首国千,才可以封侯,比如关羽是斩颜良之后才被封为汉寿亭侯的。 陈仓一战,郝昭成了诸葛亮挥之不去的梦魇,要不是郝昭病死,诸葛亮伐魏都多一层顾虑。而在正史记载中,郝昭并没有被诸葛亮吓死,他是自己病死的,而且得知郝昭病重,魏明帝曹叡减少饮食为郝昭祈福,当时的曹魏忠臣司马懿还专门上表劝曹叡吃饭。 其实郝昭病重,也跟陈仓一战打得太过艰苦有关,他的遗书透露了那一战有多惨烈,并且告诫后世子孙再也不要从军为将了:我当了一辈子将军,知道将军这活儿真不是人干的。我守陈仓,多次挖人家坟墓,就是为了弄点木头做守城器械……
三国志战略版S11官渡之战曹操势力特性一览
三国志战略版S11官渡之战曹操势力特性一览。不少玩家可能还不太清楚官渡之战剧本中的曹操势力特性是什么,下面带来具体的介绍,供各位玩家们参考。
S11官渡之战曹操势力特性一览
一、2魏+1非魏 三人共享7%的阵营加成。
二、器械无视兵中克制+两格内可以攻城。
配将上操作空间最小,曹老板很忙,曹老板需要单飞,借调过来单一武将现阶段能想到的空间不大,还是会围绕着司马盾的套路去组:
魏枪:司马+曹操+程普
变种魏盾:张角+曹操+郝昭/满宠
器械无视兵种其实还是挺有用的,还可以两格内攻城,对于对手来说,吃器械的成本变高不少。但是现阶段看不到t0的器械队。如果有t0器械配法的大佬,还请不吝赐教。
三国志战略版官渡之战曹操势力阵容推荐魏国2+1强势队伍分享
三国志战略版官渡之战曹操势力阵容推荐。不少玩家可能还不太清楚官渡之战剧本中曹操势力的魏国2+1哪些阵容比较强,下面带来具体的推荐,供各位玩家们参考。
魏国2+1强势队伍分享
魏国非内政橙将,一共25个,筛选出比较优秀的武将18只:典韦、贾诩、司马懿、曹操、张辽、郝昭、程昱、荀攸、徐晃、夏侯_、钟会、满宠、王元姬、乐进、邓艾、夏侯渊、郭嘉、张春华。魏国良将颇多,着实难以筛选,并且跟蜀国一样,骑盾弓枪都还不错,其中骑盾见长,增伤、爆发、软控比较多,稳定性比较高。
阵容推荐
1.马超+王元姬
这个套路下可以马超、王元姬、张春华,直接15御开荒。转型的路子也很多。
以马超为核心,组一队爆发阵容,建议骑兵,利用西凉+刚勇,达到45%会心。
这队给马超带虎踞来对抗盛气凌敌,第3将,从夏侯渊、张辽中选择,如果是裸衣夏侯,那么本队马超、夏侯都可以连击爆发,如果是张辽,建议当锋,参考奸雄骑的路子,直接破防、爆头(张辽的话,也可以当主将)。
2.司马懿+曹操
三仙搭配的武锋枪。曹操做武锋主将的好处就是,非常肉且不是输出,不论是被输出还是被控制,都能占一个名额,这样就能给副将比较大的生存、输出空间。同时,左慈+士别,能给司马懿40-50%的规避(好像是这个数吧?),在武锋之外再次极大加强了司马的生存,能快速拖进后4回合,进入司马懿爆发期。
个人建议带左慈就行,其实华佗也不错,华佗司马盾,也是S2的老牌经典阵容啦。
SP周瑜应该是非常适合跟司马懿搭配的武将啦,曹操这里带形一阵,同时增加司马懿、SP周瑜的输出。战法搭配上,也可以放弃SP周瑜的输出,让SP周瑜带形一阵+藤甲兵/御敌屏障,曹操带抚辑军民+刮骨疗毒。
除了SP周瑜外,张角也比较适合这里的副将位。
3.张辽+夏侯渊
奸雄骑的2个组件,我们可以安排1个辅助来替换曹操,比如黄月英、张飞、太史慈、甘宁、周泰。
4.程昱+荀攸
这个搭配可以省太平道法,假如太平道法被庞统占用了,比如可以这么组:
不论庞统用士别三日,还是无当飞军,程昱都可以用剩下的那个。三主动形一阵,在这里类似一个肉弓变种。抚辑军民也可以用草船借箭替换。
荀攸就是一个移动的白马义从,因此任何队伍也可以用它补位。
5.器械队
这个器械队完全就是用来装在战械里的,(如果不用霹雳车,或者切换的时候,就不要拿来打架了)。器械队就不用局限了,我们以3个同阵营,或2魏+1,或三势阵的方式来找。
A适性以上所有非内政橙将共28个,魏国10个,蜀国4个,吴国6个,群8个。
筛选出优秀武将20只:郝昭、乐进、贾诩、司马懿、程昱、钟会、满宠、夏侯渊、诸葛亮、SP诸葛亮、黄月英、法正、甘宁、陆逊、鲁肃、陆抗、SP袁绍、SP朱_、沮授、张角。(突然发现有一些阵法,器械还不能用,比如锋矢阵)
这队可能比较一般,甚至输出也可能差点儿,太平可以换成四面楚歌。
这一队的强度应该是比较高的,器械因为没有兵种,所以只能用减伤。程昱也可以换成郝昭,不带太平,多带个御敌屏障。
这队魏国阵营队,估摸着处于还行的评级吧。
其他:夏侯渊+甘宁+黄月英可以组三势。SP袁绍+SP朱_+沮授,可以组群器械。
官渡之战为什么曹操不怕袁绍偷袭他的大本营?
官渡之战,发生在势力雄厚的曹操和袁绍之间,是三国时期,三大以少胜多战役的第一战。曹操以弱势的两万兵力与袁绍十一万大军,相持于官渡。最终,曹操亲率五千步骑,奇袭乌巢,焚毁了袁绍的全部粮草,加上张郃、高览降曹,导致袁绍军心大乱。曹操趁机大举进攻,几乎全歼了袁绍的主力,大获全胜。
曹操在官渡之战时的大本营,共有两个,一个是官渡战场的大营,另外一个就是安置汉献帝的许都。曹操就不怕袁绍派兵偷袭么?当然怕,不过,曹操对此早有准备。
先说曹操大本营许都。
曹操是非常担心有人趁他领大军在外之时,偷袭许都的。
官渡之战前,江东孙策就曾集结军队,准备趁曹操与袁绍对峙之时,攻打许都。结果,正如曹操手下第一谋士郭嘉所料,孙策“轻而无备”,喜欢独行,“刺客伏起,一人之敌耳”,孙策竟然真的离奇死于刺客之手。许都的后顾之忧得以解除。
难道许都就此完全无忧了?并非如此。
袁绍手下谋士许攸,在袁曹两军对峙官渡之时,又建议袁绍派轻骑袭击许都。可是,袁绍自认为兵力强盛,定可在官渡大败曹操,不屑于偷袭。之后,许攸投了曹操,献上偷袭乌巢粮草之计,助曹操取胜。许攸带来了袁绍阵营的消息,解了曹操担心袁军偷袭许都的顾虑。
最主要的是,守卫许都的是曹操阵营的另一大谋士荀彧。在曹操征陶谦,陈宫迎吕布夺兖州之时,荀彧就展示了自己的才能。当时,荀彧联合程昱、夏侯惇,帮曹操守住了兖州鄄城、范县、东阿三座城池,一直等到曹操回师,然后击败了吕布。许都有荀彧在,即使有军队袭击,也至少可以坚持到曹操派兵回援。
再来看曹操在官渡的大营。
曹操同样担心袁绍在他偷袭乌巢之时派军攻打他的大营。
袁绍有十一万大军,曹操仅有两万军队。因此,曹操在奇袭乌巢之时,才仅仅带了五千步骑。曹操完全是靠虚张声势,先扰乱了守卫乌巢的袁军,力战才俘虏了淳于琼,之后再败袁绍派来的援军,这才险中取胜。曹操之所以没有带更多的军队前往乌巢,就是担心袁绍乘机袭击他在官渡的大营。
事实上,袁绍得知乌巢被袭之后,拒绝了张郃、高览的谏言,没有派重兵救援乌巢,反而让张郃、高览率军强攻曹操在官渡的大本营。
当然,曹操提前做好了安排。
首先,曹操将大营修得非常坚固,易守难攻。
其次,曹操留嫡系大将曹洪,以及新投降的许攸守护大本营。
再有,曹操在大营中,留下了一万五千兵马守卫大本营。
张郃、高览率军猛攻曹操大营,可是在曹洪的坚守之下,毫无进展。乌巢被袭之后,郭图又在袁绍面前陷害张郃、高览二人,迫使二人率部降曹。自此,袁军也彻底崩溃。
结语
三国时期,守卫战打过很多次,有胜利的,也有失败的,最主要的一点,就是一定要派得力的将领、谋士来守。诸如守鄄城、许都的荀彧,守卫合肥的张辽、满宠,以及守卫陈仓的郝昭等人,都是一等一的良臣勇将。而守卫街亭的马谡、守卫江油的马邈却让人无语。
曹操在官渡之战时,当然会担心大本营被偷袭,但是曹操提前做好了准备,自然也就后顾无忧了。
同为曹魏名将,为何郝昭的名气远不如张郃,张辽等将领?
郝昭是三国时期的名将,在魏国时期曾经成功的阻碍了诸葛亮北伐的进程,将诸葛亮打退会蜀国。因此郝昭的才能也是非常强大的。但是相比于张郃,张辽等将领知名度却不高,这是因为郝昭成名的战役很少,只有一个打赢了诸葛亮的伟大战绩,相对于张郃和张辽随着曹操出征的胜仗要更少,而且张郃张辽都是年少成名的将领。
一、参加的战役稀少
郝昭一生当中参与的著名大战很少,只有一场相对来说比较著名的战役,就是在陈仓成功阻挡了诸葛亮而已,但是到了最后也还是被诸葛亮打败,因此,武将不能通过战役去打响自己的名号也只能是碌碌无闻的。张辽,张郃等将领多次跟随曹操四处征战,参加过官渡之战,赤壁之战等著名的战役,而且是作为一个主将参与的,名气自然会比较高。早期的曹操基本上是未逢敌手的,攻必克,战必果,因此,在不断的胜利当中,这也将领的名气就会显露出来。
二、年少成名
曹操很多的将领都是年少成名的,在当地是很有名气的将领。张郃的旗号是大河间,因此在河间这个地方,张郃是非常有名气的,而且参与镇压张角的战斗当中,名气很高,而张辽是吕布手下的先锋大将,在多次和曹操的战斗当中也展现出了很大的能力,因此,名气也不断的展露出来。但是郝昭没有参加过这么多的战争,在年少的时候,也没有非常突出的名气,虽然能力也很强,但是却始终没有展现的机会,因此,名气上比不过曹营当中很多的将领。
虽然郝昭同属于曹魏的名将,但是因为他没有参加过当时中原的两场世界大战当中,名气自然是没有的。而且可供参考的战绩也非常少,只有一场和诸葛亮的交锋,最后还是诸葛亮胜利了,武将没有战功就会默默无闻,再加上,年少的时间也没有成功打响名气,因此,郝昭的知名度是很低的。
好了,今天关于“官渡之战郝昭阵容搭配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“官渡之战郝昭阵容搭配”有更全面、深入的认识,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。